2017年5月11日星期四晚上7点,美国研究论坛第三十三期讲座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三教学楼如期举行。本次讲座题为“奥尔巴赫与钱钟书的启示”,本次讲座由美国犹他大学中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终身教授、美国犹他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吴伏生教授担任主讲人。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晓路教授作为主持人,来自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及历史文化学院的众多老师学子出席参加。
首先,由王晓路教授对吴伏生教授进行了简短介绍,并谈及钱钟书、奥尔巴赫以及比较文学研究,为吴伏生教授接下来的讲座进行了铺垫。随后,吴伏生教授向在座师生讲到本次讲座的意义。在一开始,吴伏生教授并没有直接谈到奥尔巴赫与钱钟书,而是向大家阐述当下文学研究的切入点选择问题,尤其是在比较文学方面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比较文学的困难点在涉及不同文化,容易流入空疏不当,主观任意。之后,吴伏生教授提到了历史上文学理论发展中的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指出它们分别为文学研究发展提出了“事实关联”与“扩大视野”的作用。但过分强调“理论框架”,其结果导致观念上的先入为主,进而会牺牲文本多样性与魅力。而在二十一世纪,则有呼吁回归文本本身的声音。
在这样的背景介绍后,吴伏生教授开始引出本次讲座的重点,即对比奥尔巴赫与钱钟书两位大师在文学观念上的异同,进而来看中西方比较文学的研究状况。吴伏生教授认为奥尔巴赫建立了“语文学”体系,设置“出发点”与“立足点”,提倡通过语言地深入研究,并具有放射性的具体文本现象作为出发点或切入点。例如研究但丁,用不同时期对某一章节的阐释,这样的研究具有统一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而对于钱钟书先生,吴伏生教授则多用举例说明,如钱钟书先生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时,指出那时的许多研究都是陈言与空话,而忽略了文本本身。这与西方重视第一手文本、文献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也是对文学研究过分依赖的理论框架的批评。在吴伏生教授看来,钱钟书先生的“片言只语”与奥尔巴赫的“一个语义阐释,一个修辞格”观念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理论框架的怀疑与对文本的重视。
之后,吴伏生教授用两人的研究实例来做进一步讲解。在奥尔巴赫的《论模仿:西方文学中对现实的再现》中涉及了从古希腊史诗至二十世纪中期英国意识流小说的历史。这本书遵循他提出的语文学理论,即带入文本、片段再现方式特点,让读者有亲自体验,而不是内在非任意的阐释。这体现对文本与读者的尊重。同时,这本书也涉及“文本批评”,尤其是表述手法上,吴伏生教授谈及其中有关荷马史诗与圣经传世纪22章关于亚伯拉罕祭献的对比,展现了“放射功能与意义阐述”,并且这两类表述手法也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既是奥尔巴赫的研究切入点。而钱钟书先生则是做追根求源的探究,希望达到“尽其所能,举一反三”的学术境界。吴伏生教授以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管锥编》为例,谈到了钱钟书先生认为比较文学的使命在于沟通交流,克服超越文化差异。为了这一目的,钱钟书先生研究“反训”以证明其“普遍性”的存在。也说明了中西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
其后,吴伏生教授谈到文学中的“比喻、预言”现象,总结两人仍是对理论范畴的讨论。而两人研究理念的相同点都是针对具体文本本身,并对“一旦理论形成,便可随意找到文本,填入其中”这一做法进行批评。
在吴伏生教授讲解完后,王晓路教授上台对吴伏生教授的讲座进行总结,以风趣的方式让在座师生更好地理解讲座内容。最后在座师生与吴伏生教授进行热烈讨论,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美国研究协会 黄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