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 学术会议

王晓路:美国梦作为国家建设的文化源泉:以1870年代中国留美学童为例

点击数:5032次 更新时间:2017/05/07 18:56:58

  “中国和美国的西南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场主题发言于2013年11月10日在科华苑宾馆4楼会议室举行。该环节由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欣副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教授担任特邀评论人,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晓路教授以“美国梦作为国家建设的文化源泉:以1870年代中国留美学童为例”为题作了主题发言。

  王晓路教授首先总结文化发展的两种方式:一为文化在所属背景内的自我发展,二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发展。中国文化虽然具有很强的自我性,但也深受世界其他文化的影响。例如汉末至魏晋佛教的传入、晚宋至19世纪西方传教士及科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塑形。王教授以利玛窦、裨治文、理雅各等传教士为例,重点讲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其次,王教授阐释了美国梦的定义与内涵,以及美国梦在中国历史上的体现。19世纪,在意识到学习西方科技对于增强中国国力的重要性之后,晚清权臣李鸿章向政府建议派送留学生出国学习。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30名官派留学生。这些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幼童克服语言及文化障碍,在美国继续学业。在这批留美幼童中,不乏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造船、铁路、外交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如詹天佑、陈兰彬等。王教授总结,清政府留美学童案例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留学计划,而是基于当时社会现实的重要国策。而对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口号,王教授指出,对当时的西方科技和制度采取笼统的“拿来主义”的做法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一种文化不可能与过去完全割断。当然,政府派留学生出国意义非凡,这批人确实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当时中国的现代化程度。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深造,而他们的学习重点不再是科技,而是价值观。并且,越来越多的外国餐馆、超市等落户中国,足以证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愈发频繁。王教授最后总结道,美国梦不仅仅是国家认同,更是一种文化传统。

  石坚教授评论说,文化必须为开放、相互交流的文化。若文化选择封闭,那么这种文化很难生存下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出国家留学计划,支持相关领域与国外的交流与发展。

  王教授语言风趣幽默,资料翔实,为参会代表奉上了一次精彩的学术演讲。最后大家非常踊跃的向王教授提问,如清末留美学童突然回国是不是与当时美国移民政策有有关以及人员的选拔标准等,王教授都一一解答。“中国和美国的西南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随着王晓路教授主题发言的结束,进入了最终的闭幕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