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近期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 近期新闻

四川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第五期美国研究研讨班第二次课如期举行

点击数:3678次 更新时间:2017/05/08 07:06:20

       2016年5月11日晚,由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五期美国研究研讨班第二次课在外国语学院207如期举行,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副教授、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Prof. Ben Alexander再次担任本期研讨班的主讲。本次研讨班为四川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外国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24位同学参加。Alexander教授带领同学们讨论了美国的二十世纪30年代社会变革及其对文学领域的影响。

       1929年十月美国股市经历了有史以来的重创,“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暴跌,正如纽约时报描述的那样:“股票价格达到有史以来最低,各大商业巨头损失惨重,全境范围内股票交易受到重挫,”经济大萧条时期开始了。1934年由于农业机器化和对生态的不足认识,美国经历了沙尘暴的袭击,大面积的干旱土地笼罩在黑压压的沙尘中,也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Dust Bowl时期。

       政治背景:美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是争取民权的重要力量,它建立了第一个工业联合会并英勇的与法西斯势力做斗争。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通过了《全国工业恢复法案》,建立了一大批工业联合会,美国共产党团结联合会工人支持新政的推行。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引起了文人学士的关注,像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朗顿·修斯的作品等等都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呼吁反法西斯主义。罗斯福总统新政(New Deal)的推行建立了一些基础设施,例如大桥、大坝和公路等,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建立了美国工人进步协会(Work Progress Association) 

       新政(New Deal)大力支持艺术文化建设,推出了“联邦艺术计划”,支持了艺术巡演,大力推行艺术教育;“联邦戏剧计划”,在巅峰时期雇佣了12700名戏剧表演者,每个月为100万美国人提供了1000多场演出,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像毕兰卡斯特、奥森·威尔斯这样的戏剧家;“联邦作家计划”的推行使得1936年涌现了6686名新作家,截止到1939年一月275本新书问世,美国还发行了American Guide Series系列丛书,向美国人介绍美国地域。

       最后Alexander教授用福克纳的《在我弥留之际》的文本欣赏带我们再次欣赏风云变动的美国30年代。同学们获益匪浅,对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有了更系统的了解。(撰稿人:徐君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