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下午,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王晓路教授为大家带了一场题为“人文学科与理论研究”的讲座。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陈杰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许多师生慕名而来,现场座无虚席。
王晓路教授首先从人与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关系指出19世纪开始的学科分类方式以及20世纪学术生产在学科间发生的缘由。接着,他重点从人文学科的定义入手,指出人文学科是研究人类历史和境遇的学科,其研究方法是分析、批判和质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验主义方法相区别。随后,王教授讲述了传统人文学科的内容、西方人文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研究的基本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王晓路教授区分了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不同的研究模式。自然科学的模式一般是:发现——原理:客观性——可重复性。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事实,只涉及物理事实的物理性,而不涉及其目的性。而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生活与行为,因为支配自然的规律并不能支配人类的社会和个体行为。其研究对象是筛选的事实,讨论的是事实的多样性,并且旨在建立事件现象和要素的相关性,所以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应该是:事实的筛选——价值的判断——意义的追寻。人文学科对于知识生产而言涉及到感知认知、知识的语用学和合法性叙事。其主要研究方法应以广义的文本为对象,需要解读和解释的双重有效性。
接着,王教授讲了中国学术传统流变和文化转型中的观念生产。中国学术传统要素主要有外部条件与农业社会形态,社会治理与科举方式,经济与人口张力及文化转型与学术文化等,在文化样式上呈多样化发展,但在学术研究上却具有单一性。在提到“文本研究”时,王教授将此话题细分为文本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以及与整体过程三方面进行阐述。在做文本内部研究时需注重以下问题:历史是否是被客观记录的?经典何以成为经典的?支撑理解的观念是否是具有普适性的?而在做文本的外部研究时,又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文本的生产机制、技术手段、文化政策、传播与接受过程,文本的独创性与研究范式的复数性,以及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异同。在谈及“语言与文化”这一话题时,王教授特别强调了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只有语言,没有思辨就只能停留在对材料的罗列之上;而没有语言就不能深入到语言背后,故停留到依靠翻译进行汉语式演绎。人文学科任何一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均离不开政治哲学、制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四项主要的理论资源。诸如生态问题绝非简单的环保问题,而首先是政治、社会、人文生态。所以,跨科学性不仅是必然,而且是必须。最后,王教授指出国内学界在人文学科与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新旧说、对西方局部知识以点带面,缺乏历史还原和重新语境化等。王教授尤其以英国学者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为例,指出国内望文生义的现象及成因以及理论和非理论化的学理性问题。文学研究并非文学鉴赏,理论本身是实践过程,而非静态陈述。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国内在西方学术和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在意指实践、材料使用以及转述、编译和套用等研究方式的缺陷。
在风趣中阐述深刻的道理以及对人文领域有关连接点的信手拈来是王教授一贯的讲课风格,这一点深受同学们的欢迎。王教授近两个小时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获益匪浅,他最后指出的问题更是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