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 学术会议

“跨文化视域下的美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生论坛顺利举行

点击数:14021次 更新时间:2017/05/07 22:37:38

       由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办、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跨文化视域下的美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设研究生论坛,并于6月21日19:30-21:30在云南大学科学馆13会议室进行。本次论坛的主持人为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徐斌老师,评论人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David Pickus教授,来自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的11位研究生分别作了发言。论坛进行中,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石坚教授与美国路易斯&克拉克大学Jane Hunter教授也到论坛听了同学的发言。

       论坛开始时,徐斌老师首先做了相关介绍,欢迎了到场的David Pickus教授以及研究生同学们。来自四川大学的11位研究生同学分别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了发言,每人发言及问答时间共计10分钟。

 

1. 祝玉龙

发言题目:内在冲动与外在行为:用动机心理分析理论解读《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自我转变

发言的主要内容: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所著的一部经典小说。该小说描写了巴克从一只娇惯的宠物狗,转变为狼群首领的精彩故事。本文运用动机心理分析理论解读《野性的呼唤》中巴克自我转变的过程,重点解析不同动机对巴克内在冲动和外在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本文旨在证明,动机作为管理、组织、激发生物体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毫无疑问也是生物体转变的内在原因。巴克漫长而艰辛的自我转变过程也是他持久而复杂地探寻多样动机的过程。这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为解读《野性的呼唤》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同时也从侧面揭示了人类的动机心理。

 

2. 王娇

发言题目:抑郁与躁狂:对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的心理分析

发言的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在1917年发表的《悲痛与抑郁症》一文中,讨论了悲痛、抑郁症和躁狂之间的异同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他把抑郁定义为以沮丧,孤立,失去爱的能力为特点的现象,并伴有自我谴责和自我惩罚。他认为悲痛比抑郁情况较轻,因为悲痛并不包含自我谴责和自我惩罚的过程,而正是这个过程容易让人做出危险的举动,并使人走向躁狂。根据他对抑郁症的定义,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中的主人公摩西•赫索格在经受了第二次婚姻失败后,明显患上了抑郁症。他的妻子玛德琳带上女儿朱莉离开了他。失去心爱之物的打击使他受到抑郁症的折磨。弗洛伊德认为人爱上某个具体或者抽象的物体,便是使一部分力比多依附在该物体上。一旦人失去该物,被释放的力比多要么找到一个替代物,要么回到本我并在本我与失去的物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同一性。后一种情况将会引起进一步的混乱,甚至有造成躁狂的危险。赫索格并不是疯子,他只是患上了抑郁症。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了赫索格的古怪言行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3. 张蕴初

发言题目:枪声不断—美国独特的枪支文化

发言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美国枪声不断,2010-2014年间美国陆续发生多起由滥用枪支所引发的惨案,其中2012年的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伤亡最为惨重,从而引发了美国新一轮有关“该不该禁枪”的热烈争论。由于美国宪法修正案中第二条规定:“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因此,围绕修正案的争论此起彼伏。然而,笔者认为,不论有关抢控的争论多激烈,枪支也不可能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彻底消失。枪支已然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不论从历史角度、政治原因还是人文因素,枪支在美国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4. 刘江畅

发言题目:局外人

发言的主要内容:

       普利策奖获得者尤多拉·韦尔蒂是当代美国著名女作家。她被人们称为短篇小说家大师。其作品主要反映了当代社会个人之见及个人与其社会之见的复杂关系。她的著名短篇小说,也是她第一部出版的短篇小说《一个旅行销售员之死》讲述了一位刚从病痛中恢复的旅行销售员R.J.波曼在他的旅途中迷了路,车子又陷入困境无法前行。此时,波曼向住在附近的一家人求助。后来发现他原本以为是母子的两人竟然是一对甜蜜的夫妻,并且将要有自己的孩子。在经历了一系列心理活动后他冲出这家人的屋子,最后他死在自己的车旁边。表面上看,似乎是他的病症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但是小说中屡次提到他的心跳,并且他的心跳与这对神秘的夫妻联系非常紧密。当他感觉与这对夫妻关系紧密的时候,他的心跳变便平和,反之,则心跳剧烈。而且,在他的这段经历中,他一直回忆起他死去的祖母。所以,读者有理由相信,他真正死于心碎而不是疾病。由于长期一个人生活,波曼非常孤独,渴望与人交流的同时又害怕与人交流。在这对夫妻面前,他就像是一个局外人,永远不可能融入这家人幸福的生活。也不可能与其他人建立起这样亲密的关系。波曼无法忍受看得见却出不到的幸福,心碎而死。这篇文章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入手,表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与对过去简单生活的怀念之情。

 

5. 黄雅琳

发言题目:《迷失在语言的牢笼中:福克纳小说<我弥留之际>中安斯·本德伦的身份危机》

发言的主要内容:

       对于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我弥留之际》,多数研究集中于文中两个角色—二儿子达尔和母亲艾迪。相比之下,学界对父亲安斯的研究则显不足,尽管剖析安斯的性格与行为对文本的解读大有裨益。通过观察安斯和妻子儿女的关系,笔者发现安斯传统的父权地位岌岌可危。以此为出发点,本文试图探索安斯父权地位不稳的缘由,其应对之策,以及这种身份缺失的社会象征意义。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大量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以安斯为中心对小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安斯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进行体力劳动,因而剥夺了他最原始的展示男性力量的机会,这个障碍对于传统的男性身份构建无疑是釜底抽薪的打击。为了重塑父亲/丈夫的身份,安斯诉诸语言,但他始终无法使行动与语言统一,反而掉入语言的牢笼,使其身份更加陷入虚空。这种身份危机,在特定的历史社会情境下,影射出昔日辉煌的南方在美国内战以后经济和文化的一蹶不振。从安斯的角度研究福克纳这篇小说,本文期望能对该小说的多样性解读做出贡献,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6. 黄逸佳

发言题目:从自然主义角度论《海上扁舟》

发言的主要内容:

       美国著名小说家斯蒂芬·克莱恩的短篇小说《海上扁舟》,被认为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自然主义(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是一场文学运动,它主张人的遗传基因、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对塑造人的性格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自然主义的典型特征有:人与社会的疏离、悲观主义、决定论(宿命论)以及大自然对人类奋斗的冷眼旁观。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试图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分析《海上扁舟》,将重点分析它的主题:例如大自然对人类奋斗的冷眼旁观、人类在残酷的社会中团结合作的意义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同情。此外,作者还将分析斯蒂芬·克莱恩在这部短篇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并揭示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如何表达其自然主义思想的。

 

7. 冯丽蕙

发言题目:悲剧的破壁者:用精神分析解读《觉醒》中艾德娜的自我

发言的主要内容:

       深受弗诺伊德影响的后现代精神分析学家诺曼.霍兰德指出,个体的发展会经历如下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尿道期、性器期、恋母(父)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他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修墙》一诗比作是“口唇幻想”的模范,并指出该诗旨在破除个体化之壁垒,使自我回归到原始的与他者(主要指母亲)的亲密状态。(《无意识》136,139)在想象界中,艾德娜深深迷恋于同体共在的状态。在象征界中,她对母体的追寻受到“父亲之名”的阻碍,再加上母亲早逝造成的母亲的缺场,使她的心理受到了严重创伤。她不断寻找母亲之替代物的挣扎以及她贪吃的特点都体现了她渴望回归到最初的合体状态。而当她在格兰德岛度假时,她发现自己不仅无法适应当地的道德观念,而且还被其混杂的多语环境所边缘化。面对这样一个破碎矛盾的自我,艾德娜渴望重建自我,所以她追寻菲勒斯,以期建立自己的主体性。然而,由于她没能进入象征界,她痛苦地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无能的他者,一个徘徊于前俄狄浦斯阶段的儿童。支离破碎的自我导致她最终选择了死亡,而她赤身裸体走向大海的举动是其向原始的合体状态回归的一种象征。本文试图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探索艾德娜这位悲剧的破壁者是如何在孩童时期心理创伤的影响下,沉迷并徘徊于想象界,从而导致自我认同的失败。

 

8. 况琪

发言题目:当代中美文化在电影《功夫熊猫》中的表现

发言的主要内容:

       2008 年,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在全球上映,受到人们热情的关注。这部好莱坞大片的特别之处在于影片是以古老的中国为背景,从头到尾都洋溢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然而,作为好莱坞的产物,也隐含着深刻的美国价值观和好莱坞电影永恒的主题。本文以《功夫熊猫》为例分析当代中美文化的异同。首先,介绍《功夫熊猫》以及对它的相关研究。接着,分析电影中英雄主义与有神论的相似点。最后,探讨电影中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节制与创新的差异,教育的差异。根据上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功夫熊猫》是中美文化融合的产物,既反映中美文化的相似性,也体现中美文化差异性。通过对影片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美文化差异,同时,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前提下,文化的融合是可以实现的。

 

9. 李婷婷

发言题目:从自然主义的视角解读《人鼠之间》中人物的悲剧

发言的主要内容:

       《人鼠之间》是20世纪美国作家、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大萧条时期乔治和雷尼两名农场工人土地梦破碎的故事并且大部分人物都有着悲惨的结局。精明矮小的乔治和智障高大的雷尼,两个互相帮助、互相依赖的好朋友,希望通过辛勤劳作来实现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的梦想。然而,雷尼错手杀死了农场主的儿媳而出逃,乔治为了不让雷尼被他人侮辱,亲手结束了自己好朋友的生命。由于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自然主义文学渐渐产生。自然主义作家认为遗传和社会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物的命运,因此也普遍持有一定的悲观宿命论思想。作为美国自然主义作家之一的斯坦贝克,其自然主义思想在本部小说中多有体现。在残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小说中人物不但不能对抗自然力量而且无力驱逐现实黑暗,因此带有不同程度的悲剧色彩。本文试图从自然主义的视角,通过对人物与生俱来的弱点和社会环境的分析,探索这部小说中人物注定悲剧背后的原因。

 

10.蒋彦

发言题目:有缺陷的双性同体—对《觉醒》中艾德娜悲剧的解读

发言的主要内容:

       凯特·肖邦的《觉醒》因大胆描写女主人公艾德娜身体和精神的觉醒,曾一度被视为“性作品”,受到评论界的强烈抨击,直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女权运动的兴起才重新得到重视。之后,学者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但从双性同体视角对小说的研究甚少,且仅有的少数研究大多对艾德娜的双性同体性格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对艾德娜自我意识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而鲜有学者注意到艾德娜双性同体性格中的缺陷以及对她造成的严重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艾德娜的双性同体性格进行更全面详尽的分析,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以揭示艾德娜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

 

11. 李蕾

发言题目:跨文化视野下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华活动分析(1850──1916)

发言的主要内容:

       1850年来华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在华62年。伴随着传教士入华和中西文化的相遇,丁韪良的传教活动也须应对中西文化间的冲突和融合问题。国内虽对丁韪良的活动有丰富的研究,但缺乏在跨文化视野下探讨其传教策略的转变。本文拟从跨文化视角,围绕文化冲突、融合的主线来阐释丁韪良不同时段的不同传教策略与相应活动, 这对深入认识、理解和客观评价该时期传教士群体在华的活动以及其活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David Pickus教授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建议。中途到场的石坚教授和Jane Hunter教授在论坛结束后,也对此次论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徐斌老师对参加本次论坛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都致以了感谢,并提出了一些建议。论坛在大家的掌声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蒋彦、刘江畅供稿)